琪琪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狠狠五月色婷婷蜜桃潮喷,人妻少妇啊灬啊灬用力啊快,真人视频

新聞資訊

自然資源部通報違法違規重大問題


日前,自然資源部集中公開通報了2024年國家自然資源督察發現的80個違法違規重大典型問題,包括涉耕地違法違規問題47個、侵占生態保護紅線問題19個、違法采礦問題11個、違法違規用海破壞生態問題3個,體現了對土地、礦產、林草、海洋等自然資源要素和國土空間規劃的一體化全面督察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耕地保護是關乎14億人吃飯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閃失。要堅持底線思維,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把城鎮、農業、生態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
今年3月~6月,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下沉全國1495個縣(市),對31個?。▍^、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了例行督察。與往年相比,今年督察機構聚焦重點提質增效,緊扣耕地保護和生態保護兩條主線,在圍繞落實部“兩統一”核心職責和“三條控制線”管控要求統一督察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實現了對土地、礦產、林草、海洋等自然資源要素和國土空間規劃督察的統籌推進。
從通報的涉耕地違法違規問題來看,除了4個挖湖造景問題、14個“大棚房”問題、11個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問題和7個地方黨委政府和部門非法批地、違法征地以及主導推動違法占地、監管不力問題,4個弄虛作假、整改不力問題外,今年還通報了7個違法占用耕地建設庭院問題,劍指地方市縣政府、相關部門對農村村民住宅房前屋后違法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農田建設庭院的苗頭性問題發現制止不及時。
從通報的侵占生態保護紅線問題來看,主要是一些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違反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變相批地、批礦,一些企業侵占生態保護紅線違法采礦、違法違規建設。
從通報的違法采礦問題來看,主要是一些地方以設施農業、平整場地、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各種名義違法采礦,以及持續多年違法采礦。
從通報的違法違規用海破壞生態問題來看,主要包括違法違規圍填海、破壞紅樹林、違法違規用海侵占生態保護紅線、破壞自然岸線。
通報指出,這些違法違規行為嚴重沖擊耕地紅線和生態保護紅線,危害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反映出有關地方市縣黨委政府耕地保護、生態保護主體責任履行不到位,地方相關部門監管責任、共同責任不落實,監管不力、執法不嚴。各地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嚴格耕地保護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堅定不移守住耕地保護和生態保護紅線、法律和政策底線。一要深刻汲取教訓,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地加快問題查處整改,嚴防簡單化、“一刀切”,并確保對人對事整改查處到位。二要進一步落實地方黨委政府耕地保護和生態保護主體責任及部門監管責任、共同責任,健全完善常態長效監管機制。三要落實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以“長牙齒”硬措施及時查處整改自然資源領域違法違規問題,加強全鏈條監管,守牢底線紅線,以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下一步,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將持續跟蹤督促通報問題的整改,對邊改邊犯、拖延整改或整改不實、弄虛作假應付整改的,將按照與紀檢監察監督貫通協調工作機制要求移交移送。




以下為通報全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耕地保護是關乎14億人吃飯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閃失。要堅持底線思維,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把城鎮、農業、生態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黨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自然資源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耕地保護和生態保護重大決策部署,加強全鏈條監管,守牢底線紅線。2024年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聚焦耕地保護和生態保護兩條主線,開展土地、礦產、林草、海洋等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規劃一體化全面督察。督察發現,一些地方市縣政府主體責任、相關部門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頂風”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仍有發生,落實“大棚房”問題常態長效監管、嚴防杜絕問題反彈不到位,對農村村民住宅房前屋后違法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農田建設庭院的苗頭性問題發現制止不及時;一些市縣政府及其部門非法批地、違法征地、主導推動違法占地;一些地方對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遏制不力;一些地方違反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違法采礦、違法違規建設;一些地方以設施農業、平整場地、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各種名義違法采礦及持續違法采礦;一些地方違法違規圍填海、破壞紅樹林、違法違規用海侵占生態保護紅線、破壞自然岸線;有的地方對督察發現問題整改不力甚至弄虛作假,這些違法違規行為嚴重沖擊耕地紅線和生態保護紅線,危害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
為發揮警示教育作用,督促各地依法依規切實保護耕地,加強生態保護,堅決整改糾正違法違規問題,自然資源部決定集中公開通報2024年國家自然資源督察發現的80個違法違規重大典型問題。
一、侵占耕地挖湖造景問題(4個)
侵占耕地挖湖造景問題沖擊耕地紅線,違反生態規律破壞水資源平衡。黨中央、國務院對嚴肅查處挖湖造景問題高度重視。《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明確“嚴禁違規占用耕地挖湖造景”,要求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嚴肅追究責任。督察發現,個別地方仍頂風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挖湖造景;有的基層市縣黨委政府主導推動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挖湖造景;有的地方往年被通報的挖湖造景問題整改后死灰復燃。
1.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政府主導推動幸福河湖淮河鳳臺段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違法侵占耕地挖湖造景問題。
2022年7月,鳳臺縣政府召開城鄉規劃委員會第3次會議,研究通過該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明確鳳臺縣州來水利開發有限公司(縣屬國企)作為業主單位,并要求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該項目內容包括水系連通、道路改造及休閑步道、綠化等,規劃用地面積1080畝。2022年9月起,該公司未經批準擅自占用鳳臺縣城關鎮東城社區土地115畝(耕地105畝)實施項目建設,至2024年2月實地初步建成景觀水系。期間,鳳臺縣委、縣政府負責人數次到項目現場調研,要求加快項目建設。鳳臺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分別于2023年2月、2023年12月、2024年2月三次向該公司發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直到第3次,該公司才停止施工。
鳳臺縣委、縣政府明知項目用地未經審批,通過召開會議、現場調研等方式推動項目建設。鳳臺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雖發現該違法用地問題,但制止不力。
督察指出問題后,鳳臺縣政府已組織實施復墾。
2.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委縣政府主導推動侵占耕地挖湖造景問題。
翁源萬福生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自2023年2月起,未經批準擅自占用翁源縣龍仙鎮聯群村、石背村土地280.27畝(耕地62.18畝)建設東華山風景區文旅提升工程,實地已建成景觀湖和綠化景觀。其中,景觀湖面積143.89畝(耕地31.33畝)。該項目2023年2月動工后,翁源縣自然資源局于2023年11月才進行立案,在立案調查階段,項目仍在建設。2024年5月督察發現時,尚未作出行政處罰決定,項目主體工程已基本建成。
翁源縣委、縣政府分別召開縣委常委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在明知無合法建設用地手續情況下,限定項目開發時間,盲目推動項目建設,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翁源縣自然資源局、龍仙鎮政府監管和執法責任落實不到位,對該違法用地問題立案不及時,制止、查處不力。
督察指出問題后,翁源縣政府已組織復耕復綠。
3.湖北省隨州市隨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對違法侵占耕地挖湖造景建設東潤紫海田園項目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2018年4月,隨縣隆潤鄉村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流轉隨州市隨縣均川鎮龍泉村耕地677.62畝用于現代農業、鄉村旅游開發。2018年10月至2022年5月,該公司未經批準擅自占用隨縣均川鎮龍泉村土地342.59畝(耕地221.21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130.51畝)建設東潤紫海田園項目,修建景觀湖、賽道、游泳池、露營地等休閑旅游設施。其中,2020年6月建成43.33畝“天鵝湖”景觀;2020年9月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明確“嚴禁違規占用耕地挖湖造景”后,頂風侵占耕地40.90畝擴大湖面;在違法占地挖湖之外,該項目違法違規占地258.36畝(耕地180.31畝、永久基本農田130.51畝)建設游樂設施、辦公樓、花卉綠化景觀等。
隨州市隨縣政府未嚴格落實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要求,未堅決遏制頂風違法侵占耕地挖湖造景問題;隨縣農業農村局、均川鎮政府對流轉土地改變農用地用途監管不到位;隨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項目違法用地問題發現不及時、制止不力,監管和執法職責履行不到位。
督察指出問題后,隨縣政府組織拆除了景觀湖上的建(構)筑物,對景觀湖占地區域進行了復耕。
4.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2021年被公開通報挖湖造景典型問題“死灰復燃”,新增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興義市政府及自然資源部門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2021年5月,自然資源部公開通報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貴州天下山水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違法占用耕地挖湖造景問題,2022年3月興義市采取恢復耕種等方式進行了整改,并對4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責任追究。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該公司又在部分已整改的區域內蓄水123.71畝(耕地95.34畝)形成水體景觀,還新占用25.95畝耕地建設景觀湖,新占用耕地23.86畝建設人工草坪等綠化景觀,共涉及土地173.52畝(耕地145.15畝)。2023年12月、2024年2月、2024年3月興義市自然資源局豐都分局向貴州天下山水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下達通知,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督察核查時,興義市自然資源局豐都分局未采取立案查處等進一步措施。
興義市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自然資源部公開通報問題整改后原地死灰復燃。興義市自然資源局執法職責落實不到位,對頂風違法行為制止查處不力。
督察指出問題后,興義市政府對新占用的49.81畝耕地進行復耕,對另外占用的95.34畝耕地落實了占補平衡。
二、“大棚房”問題(14個)


“大棚房”問題是指一些企業、個人或者組織借建設農業設施或農業園區之名,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農田,違法用于非農業建設的行為,其本質是農地“非農化”。黨中央、國務院對嚴肅查處“大棚房”問題高度重視,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先后組織三次全國性清理整治,要求各省級人民政府建立“省級抓總、縣級落實、部門協同”常態長效監管機制,防范杜絕“大棚房”問題反彈。督察發現,一些地方市縣政府防止“大棚房”問題反彈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新增“大棚房”問題禁而未絕;一些地方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監管不力、執法不嚴;個別地方“大棚房”問題漏查漏報,邊整改邊復發、死灰復燃,甚至虛假整改等。


1.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區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哲南農場金禾灣田園綜合示范基地違法建設“大棚房”漏查漏報問題。
金禾灣田園綜合示范基地于2007年12月與科爾沁區國有哲南農場簽訂《土地租賃合同書》,租賃502.5畝土地用于開展農業生產。2018年12月,哲南農場出具建設養殖場的手續批復,批復面積405畝并簽訂《養殖用地協議書》,計劃建設棚舍、倉庫及看護房等。同月,原通遼市科爾沁區國土資源局進行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備案面積405.04畝,地類主要包括水澆地281.26畝、其他草地123畝等,備案用途為種養殖。
金禾灣田園綜合示范基地于2017年9月起在其租賃土地范圍內違法占地28.93畝(耕地8.63畝)開挖人工湖,2019年8月在其設施農業用地備案范圍內違法建設跑馬場,2022年9月開始配置游船并建設人工沙灘、滑梯、蹦床、簡易帳篷等非農娛樂休閑設施,2023年以來在部分設施大棚內建設科普展覽、教育研學設施,并配備了餐飲等非農設施,共違法占地58.08畝,其中耕地34.64畝。地方一直未發現未查處。
通遼市及科爾沁區政府對防范杜絕“大棚房”問題反彈,層層壓實和傳導責任不夠,監管不力??茽柷邊^政府落實“大棚房”常態長效監管機制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通遼市農牧局2023年10月曾派員赴該項目進行考察,還要求項目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種植產業、打造品牌、加大基地宣傳等,未指出并制止該項目“大棚房”問題,對備案設施項目建設、使用檢查把關不嚴,履職不到位??茽柷邊^農牧局、自然資源分局未認真落實“大棚房”問題歷次專項清理整治要求,日常巡查不嚴格,排查不認真,漏查漏報,監管不力、執法不嚴??茽柷邊^國有哲南農場對承包經營者違法建設“大棚房”問題未發現未制止,未履行監督職責。
督察指出問題后,地方組織拆除非農設施,大棚內部已恢復種植養殖,追責問責5名責任人。
2.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三澗堡街道“大棚房”問題邊整改邊復發,區政府、街道辦事處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區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2023年5月,國家自然資源督察發現指出了大連市旅順口區三澗堡街道北海設施農業園“大棚房”問題,并于2023年9月向社會公開通報了此問題。旅順口區政府、三澗堡街道辦事處未深刻汲取教訓落實常態長效監管、舉一反三進一步組織排查。2024年5月,督察又在三澗堡街道發現小石頭生態休閑農場新增“大棚房”問題。
2023年3月,小石頭生態休閑農場負責人徐某與小黑石村委會簽訂設施農業用地協議,租用土地36.98畝,其中耕地32.51畝(永久基本農田16.55畝),向旅順口區三澗堡街道辦事處申請設施農業用地備案,申請用途為生態休閑農場,未明確具體的設施農業用途,不符合設施農業用地備案相關規定。大連市旅順口區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旅順口分局分別違規出具同意審查意見,旅順口區三澗堡街道辦事處違規批準其設施農業用地備案。
2023年3月起,徐某擅自改變設施農業用地用途,在備案用地范圍內違法占用土地36.98畝(耕地32.51畝、永久基本農田16.55畝)建設露營地,種植大面積綠化草坪,并建有集裝箱民宿、陽光房、衛生間等8棟建筑物(占地0.8畝),用于休閑旅游。
旅順口區政府、三澗堡街道辦事處落實常態長效監管機制防止“大棚房”問題反彈不到位,同類問題邊整改邊復發。區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相關主責部門日常監管責任履行不力,對違規改變設施農業用途情況未糾正、未制止、未報告。旅順口區農業農村局作為屬地“大棚房”清查整治主責部門履責不到位,未深刻吸取教訓,對設施農業用地備案審查把關不嚴,違規出具審查意見。市自然資源局旅順口分局在設施農業具體用途缺失的情況下,對農業設施建設用地違規出具審查意見。旅順口區三澗堡街道辦事處違規辦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手續,對巡查中已經發現的改變設施農業用途、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綠化種草行為未糾正制止。
督察指出問題后,大連市政府組織整改,旅順口區政府已撤銷該地塊設施農業備案,拆除非農設施并恢復土地原貌,對旅順口區農業農村局局長、三澗堡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免職并對相關責任人啟動調查程序。
3.遼寧省遼陽市遼陽縣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湯泉谷生態園“大棚房”死灰復燃問題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遼陽縣湯泉谷生態園位于遼陽縣首山現代農業示范區,建有大棚7棟,占地面積88.43畝,其中耕地46.15畝。在2018年“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中,遼陽縣發現該園區內存在“大棚房”問題,2019年4月問題整改完成并通過驗收。2020年4月,遼寧湯泉谷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接手管理該園區后,在3棟溫室大棚中陸續建設竹林餐廳、淘氣堡等非農設施用于經營,違法占用耕地15.21畝,“大棚房”問題死灰復燃。
在2023年“大棚房”問題回潮反彈排查整治工作中,遼陽縣及有關鎮政府、相關主責部門均未發現“大棚房”死灰復燃問題。遼陽縣政府落實“大棚房”問題常態長效監管機制不力,嚴防“大棚房”問題反彈和死灰復燃措施不到位。遼陽縣農業農村部門作為“大棚房”清查整治主責部門履責不到位,未發現該園區“大棚房”問題死灰復燃;遼陽縣自然資源部門和所在鄉鎮對設施農業用地日常監管不到位。
督察指出問題后,遼陽縣政府已拆除相關非農設施,對相關責任人啟動調查程序,已追責問責17人。
4.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政府“零容忍”遏制新增“大棚房”問題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漏查漏報晟裕農業旅游觀光園“大棚房”問題。
2017年,長春晟裕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申請將位于綠園區西新鎮裴家村的217.80畝耕地辦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備案用途為設施種植溫室大棚。2022年8月,該公司違規改變經批準的設施農業用地備案用途,建設晟裕農業旅游觀光園并對外經營,其中2棟建筑物作為餐廳對外經營,2棟溫室改變設施農業用地用途分別用于綠植餐廳和研學,共違法占用耕地2.87畝。2024年3月,長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巡查發現綠植餐廳違法占地問題,并告知綠園區農業農村局后,綠園區農業農村局未按規定將其認定為“大棚房”問題并上報。
長春市綠園區政府落實“大棚房”問題常態長效監管機制不力,嚴防“大棚房”問題反彈措施不到位。西新鎮政府對設施農業用地日常監管不到位。綠園區農業農村局在“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回頭看”及長春市“大棚房”問題回潮反彈排查整治中排查不到位。
5.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大棚房”問題整治不徹底,違法項目“死灰復燃”。
2016年12月,淮南市田家庵區舜耕鎮姚南社區原黨支部書記姚某獲得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手續,備案用途為生產設施看護房,當年底建成房屋等設施,占用耕地3畝。2020年初,姚某將房屋及土地租賃給孫某用于經營故里農莊餐飲項目。2021年12月,舜耕鎮政府向田家庵區農業農村水利局、淮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田家庵分局申請撤銷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收到同意撤銷復函后,鎮政府未按田家庵區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的要求督促復墾,故里農莊持續經營至2023年8月。2023年9月,孫某將農莊再次轉讓給高某用于經營覓境莊園餐飲項目。期間,舜耕鎮自然資源和規劃所發現了該違法行為,分別于2021年7月、2023年9月向鎮政府報告,但未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淮南市田家庵區政府落實清理整治“大棚房”問題主體責任不到位,導致“大棚房”問題持續存在多年。田家庵區舜耕鎮政府在“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回頭看”期間明知存在“大棚房”問題,僅申請撤銷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手續,既未按相關部門的要求整改,也未按要求上報,存在瞞報情形;田家庵區農業農村水利局、淮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田家庵分局在“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回頭看”期間同意撤銷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手續,但未督促整改到位,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督察發現問題后,田家庵區政府已組織拆除復耕。
6.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豫民花卉交易市場項目違法建設“大棚房”問題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豫民花卉交易市場項目位于周口市川匯區太昊路辦事處許寨居委會五一路南段東側,由豫民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建設。2021年5月,豫民花卉交易市場項目辦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手續,備案面積96.06畝(耕地76.19畝),備案用途為水果、花木農作物栽培(畜禽水產養殖)。該項目于2022年開始建設農業大棚,用于種植草莓、橘子、花卉等,2023年6月起違法改變部分農業大棚用途,違法占用耕地19.32畝建設花卉、水族用品交易市場及相關配套設施,用于出租經營。川匯區政府及相關部門未發現該問題。
川匯區政府嚴防“大棚房”問題反彈抓得不緊不嚴,主體責任未有效落實;區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落實“大棚房”問題常態長效監管不到位,未發現“大棚房”問題;太昊路街道辦事處對轄區內土地違法違規問題日常巡查不到位,未及時發現該項目擅自改變設施農業用地用途進行非農業經營違法行為。
7.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靈川縣大圩鎮政府“大棚房”問題整改弄虛作假,縱容違法問題延續。
2022年9月起,桂林市靈川縣浩鵬汽車運輸有限公司擅自改變已備案的設施農業用地用途,違法占用靈川縣大圩鎮嵅村土地6.94畝(耕地3.76畝)建設汽車修理廠和瓷磚銷售店。2022年11月,靈川縣自然資源局發現上述用地存在“大棚房”問題,進行了立案查處,并于2023年4月向縣政府書面報告。靈川縣政府要求大圩鎮政府組織整改。整改過程中,大圩鎮政府在明知該設施農業用地實際用于非農建設、經營且存在“大棚房”問題的情況下,直接套用原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批復文號和日期,違規將原備案面積5.71畝(耕地2.92畝)改為6.94畝(耕地3.76畝),將原備案養殖設施用地用途改為農產品倉庫用地用途,弄虛作假組織整改,農地“非農化”“大棚房”問題實際并未整改。2024年5月督察實地核查時,現場仍為汽車修理廠和瓷磚銷售店。
靈川縣政府健全常態長效監管機制、嚴防“大棚房”問題反彈主體責任不到位。大圩鎮政府法紀意識淡薄,整改責任不落實,在整改工作中弄虛作假,虛假出具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文件。靈川縣農業農村局對該項目設施農業建設和經營行為日常監管不到位,縣自然資源局對設施農業用地備案審核、上圖入庫把關不嚴。
截至2024年6月,靈川縣政府已組織整改,恢復種植條件。
8.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政府“大棚房”問題清理整治不徹底,海南國際花卉產業園項目“大棚房”漏報問題。
2013年,??谑忻捞m區政府批準同意海南熱帶花卉發展有限公司海南國際花卉產業園項目設施農業用地備案,用途為花卉種植、名貴花鳥魚類養殖等,備案面積968.71畝(耕地944.98畝)。2014年8月起,海南熱帶花卉發展有限公司將土地分割出租,2014年8月至2018年9月,海南江越農業有限公司等承租人違法改變設施農業用地用途,違法占用靈山鎮靈山村土地227.75畝(耕地225.91畝)建設展銷、辦公、住宅、餐廳、景觀水池等非農設施用于非農業經營。在2018年開展的“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中,美蘭區政府在對該項目進行專項整治時,僅對違法占用17.74畝耕地上的非農設施進行了拆除整治;對其余208.17畝耕地上違規改變設施農業用地用途建設的非農設施未認定為“大棚房”問題,也未納入清理整治范圍,存在“大棚房”漏報問題。
在“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工作中,海口市政府專題會議決定,對該項目2016年以來新增“大棚房”問題進行整治,未完全對2016年以前違規改變設施農業用地用途的設施認定為“大棚房”問題,也未納入清理整治范圍。美蘭區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在“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回頭看”等專項排查整治中,均未報告該項目“大棚房”問題,存在漏報問題。靈山鎮政府對改變設施農業用地用途進行非農建設的行為制止不到位。
9.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好花紅鎮政府主導推動違法占地新增“大棚房”問題。
2022年8月,惠水縣政府招商引資引入惠水原村鄉旅開發有限公司建設阿魯卓雅滿金天坑景區項目。9月,好花紅鎮政府為實施該項目建設,違反農村土地流轉“不得改變承包土地的所有權性質及其農業用途,確保農地農用”政策規定,違規組織惠水縣好花紅鎮翁金村村民委員會與惠水原村鄉旅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合同違法約定將流轉土地建成旅游景點。2023年2月起,該公司未經合法用地審批違法占地動工建設天坑景區項目。同年11月,好花紅鎮政府違規為不符合設施農業用地備案要求的天坑景區項目辦理備案手續,備案用途為蔬菜分揀中心,備案面積24.68畝(耕地13.43畝)。12月,在衛片執法中,好花紅鎮政府組織核實填報該項目用地情況時,弄虛作假報送了以寫有“蔬菜分揀中心”紅布遮蓋景區招牌的照片資料,規避執法查處;惠水縣自然資源局不實填報為“村民平場”“村民修搭建帳篷”。2023年6月,惠水縣自然資源局向惠水原村鄉旅開發有限公司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2024年4月督察發現,天坑景區項目違法占地36.58畝(耕地12.58畝)建成民宿、酒店、懸崖帳篷群、咖啡廳及配套設施等。
惠水縣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對招商引資項目未督促其依法依規用地。好花紅鎮政府違法違規組織流轉耕地建設非農設施,違規辦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手續,衛片執法中弄虛作假,主導推動違法占地建設?;菟h自然資源局未落實土地執法職責,對違法占地行為未立案查處,衛片執法中審核把關不嚴?;菟h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履行“大棚房”長效監管責任不到位。
督察指出問題后,惠水縣自然資源局立案查處,恢復了部分耕地,在設施農業用地監管系統中撤回了該設施農業用地項目備案。
10.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區虛假整改鹽井架家庭農場“大棚房”問題。
2016年7月和2020年4月,樂山市五通橋區鹽井架家庭農場先后租用竹根鎮紅軍村集體土地181畝,合同約定用于果林及農業旅游。2020年4月,竹根鎮政府為該家庭農場備案設施農業用地3畝(耕地2.9畝),備案用途為庫房、凍房等。同年5月,該家庭農場在備案設施農業用地范圍內修建餐廳、棋牌室及綠化景觀等,6月建成并營業。
在2021年“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回頭看”中,五通橋區政府未發現該問題。2023年“大棚房”問題回潮反彈排查整治期間,五通橋區對該農場涉嫌“大棚房”問題進行現場處置,僅責令業主搬走餐桌、棋牌桌,未要求拆除餐廳、棋牌室及綠化景觀等,“大棚房”問題未得到徹底整改,五通橋區按整改到位上報樂山市。其后業主又繼續從事餐飲娛樂經營。
五通橋區政府對“大棚房”問題整治主體責任落實不力;區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執法不嚴、監管不力;樂山市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上報整改情況審查把關不嚴,也未開展復核。
督察指出問題后,五通橋區政府組織實施整改,餐廳、棋牌室及綠化景觀等已拆除。
11.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大地飛歌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違法建設“大棚房”問題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2021年10月,西安市長安區引鎮街道辦事處為大地飛歌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辦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手續,備案面積252.07畝(耕地233.79畝),備案用途為建設種養殖生產設施及輔助設施。2022年3月至4月,該合作社擅自改變備案的設施農業用地用途,違法占用備案范圍內土地68.91畝(耕地53.18畝)建設移動式民宿、跑馬場、帳篷、停車場等設施,并種植綠化草坪,用于經營民宿、露營、游樂、燒烤等非農業經營。長安區引鎮街道辦事處及區農業農村局、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長安分局監管未發現,也未立案查處。
長安區政府落實“大棚房”問題常態長效監管機制不到位。長安區引鎮街道辦事處及區農業農村局、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長安分局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督察指出問題后,長安區政府已組織拆除移動式民宿、跑馬場、游樂設施等非農設施,對種植草坪進行清理復耕;對區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及引鎮街道辦事處、村委會9名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12.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景強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大棚房”死灰復燃問題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2017年10月,西安景強實業有限公司違法違規占用西安市鄠邑區原渭豐鎮定舟村土地73.40畝(耕地65.46畝、集體建設用地7.94畝)實施景強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項目,建設屠宰場、辦公樓、冷庫、養殖圈舍等。2018年2月,西安市鄠邑區原農業局、西安市原國土資源局鄠邑分局、原渭豐鎮政府違規為包含屠宰場等違法建筑物的該項目辦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手續,備案用途為果蔬苗木種植及肉羊飼養。2018年5月,西安市原國土資源局鄠邑分局對該項目違法占用耕地18.28畝建設屠宰場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019年1月,鄠邑區法院裁定準予申請人或當地政府強制執行沒收建筑物,但未執行,仍由違法主體持續使用。2019年1月,該項目被鄠邑區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存在“大棚房”問題,對1棟占地約1畝的磚混房進行拆除復耕,其余部分采取恢復設施農業使用條件方式保留。2019年3月,鄠邑區“大棚房”問題清理整治辦公室驗收認定整改到位。2023年3月以來,該公司擅自改變已整改恢復的農業設施用途用于觀賞性動物圈舍、彩鋼板房生產車間產品堆放等非農經營活動,并新增違法占用耕地建設跑馬場、游樂、停車場等非農設施,共違法占地133.43畝(其中耕地110.32畝,其他林地11.33畝,集體建設用地7.94畝,宅基地3.84畝)。鄠邑區渭豐街道辦事處及鄠邑區農業農村部門、自然資源部門對2023年以來“大棚房”死灰復燃問題監管未發現,也未立案查處。
鄠邑區政府落實“大棚房”問題常態長效監管機制不到位。鄠邑區渭豐街道辦事處及鄠邑區農業農村部門、自然資源部門監管不力、執法不嚴,未及時發現并查處2023年3月以來“大棚房”死灰復燃問題。西安市原國土資源局鄠邑分局、西安市鄠邑區原農業局、原渭豐鎮政府違法違規辦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手續。鄠邑區政府、原渭豐鎮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未采取有效措施落實鄠邑區法院準予強制執行裁定,未將違法建筑物沒收到位。
督察指出問題后,鄠邑區政府組織對跑馬場、游樂設施等經營性用地進行拆除復耕;對區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及渭豐街道辦事處4名責任人啟動責任追究。
13.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折橋鎮折橋村花之約園藝有限責任公司違法建設“大棚房”問題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2021年3月,折橋鎮政府為臨夏市花之約花卉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辦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手續,備案面積113.7畝(耕地98.97畝),備案用途為種植、養殖。2021年4月,甘肅花之約園藝有限責任公司(與合作社為同一法定代表人)擅自改變設施農業用地用途,違法占用備案范圍內耕地73.93畝建設花之約園藝博覽園項目,建成辦公用房、兒童游樂園、木棧道、廊架、停車場以及綠化景觀等非農業設施。2021年4月,自然資源部下發5個衛片圖斑涉及該項目,臨夏市自然資源局將其中正在建設木棧道、兒童游樂設施、停車場、道路等非農設施的3個圖斑,違規按照設施農業用地填報;在2021年“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回頭看”中未按“大棚房”問題上報。2023年6月,臨夏市自然資源局對該違法占地行為進行了立案查處,8月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該企業限期拆除違法建(構)筑物,但在2023年“大棚房”問題回潮反彈排查整治中也未按“大棚房”問題上報。2024年3月就該案件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同年4月法院裁定準予強制執行,但未執行到位。
臨夏市政府“大棚房”問題常態長效監管機制落實不到位。折橋鎮政府、臨夏市農業農村局及自然資源局監管不力、執法不嚴,“大棚房”專項清理整治“回頭看”和回潮反彈排查整治弄虛作假,瞞報“大棚房”問題。臨夏市自然資源局衛片執法弄虛作假。
督察指出問題后,臨夏市政府組織拆除了兒童游樂設施、停車場及辦公用房等建(構)筑物。
14.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銀達鎮佛慈種羊種牛一體化養殖基地違法建設“大棚房”問題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2022年4月,酒泉市肅州區銀達鎮政府為懷中村村委會辦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備案面積80畝(耕地41.53畝),備案用途為養殖。銀達鎮懷中村村委會與甘肅佛慈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簽訂《設施農業用地協議書》,明確將該村民委員會已備案的設施農業用地用于甘肅佛慈種羊種牛一體化生物養殖基地項目。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甘肅佛慈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違法占用肅州區銀達鎮懷中村土地67.68畝(耕地43.15畝)建設非農設施。其中,擅自改變備案的設施農業用地用途違法占地33.5畝(耕地16.32畝)建設兒童游樂設施、餐飲休閑小木屋、帳篷、木質棧道舞臺等;在設施農業用地西側違法占地34.18畝(耕地26.83畝)建設牛羊交易市場、卡丁車賽道、停車場、硬化道路等。酒泉市自然資源局肅州分局兩次對違法占用耕地行為進行制止,兩次向銀達鎮政府發出督促整改函,并向該公司下達整改通知、約談了該公司負責人,但未立案查處。
肅州區政府“大棚房”問題常態長效監管機制落實不到位。銀達鎮政府、肅州區農業農村局、酒泉市自然資源局肅州分局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督察指出問題后,地方組織拆除了部分非農建(構)筑物。
三、地方黨委政府及部門主導推動違法征地占地、監管不力問題(7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壓實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責任,實行黨政同責,從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或改變耕地用途行為,對在耕地保護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職瀆職的,要嚴肅追究責任。督察發現,部分地方市縣黨委政府及部門主導違法批地占地,地方相關部門監管不力、執法不嚴等問題仍較為突出。


1.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龍王溝鄉村振興示范區管委會主導推動違法違規占用耕地進行非農建設以及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問題。
2021年至2023年,寶豐縣龍王溝鄉村振興示范區管委會在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過程中,違法違規占用耕地372.34畝(永久基本農田318.73畝),其中耕地“非農化”問題143.81畝(永久基本農田90.2畝),主要建設非遺市集、停車場、花海小景觀、伴耕伴讀自然教育基地等;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問題228.53畝,主要用于種植牡丹。
寶豐縣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寶豐縣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監管和執法責任履行不到位,未及時發現、制止該違法違規用地問題。龍王溝鄉村振興示范區管委會主導推動項目建設違法違規占用大量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
2.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留隍鎮政府默許縱容,廣東珠光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違法占用梅州市豐順縣永久基本農田建設十里鳳凰·原鄉文旅項目問題。
2022年12月至2024年5月,廣東珠光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未經批準擅自占用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留隍鎮口鋪村集體土地43.96畝(耕地41.18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41.16畝)建設十里鳳凰·原鄉文旅項目,實地已建成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兒童樂園、露營基地、帳篷民宿等非農設施及綠化景觀。
豐順縣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耕地保護責任傳導、壓實不夠。豐順縣自然資源局監管和執法責任落實不到位,發現違法用地問題后,先后向留隍鎮政府下發8份整改通知,但未有效制止和查處項目違法建設。留隍鎮政府在引進項目過程中,未嚴格落實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和監管、執法責任,對項目持續違法建設行為,不制止、不查處。梅州市、豐順縣兩級農業農村、文化旅游主管部門耕地保護共同責任落實不到位,在該項目存在違法用地問題情況下,將其評為2023年度市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進行示范推廣。
督察指出問題后,留隍鎮政府已組織復耕復綠。
3.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主導推動違法征地、在城鎮開發邊界外違法占用耕地進行園區建設問題。
2019年5月至2023年4月,房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在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續的情況下,采取組織相關村委會與村民簽訂征地協議等方式,違法征收紅塔鎮塘溪村、蓮花村集體土地801.51畝(耕地318.11畝),用于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2020年4月至2023年7月,湖北鑫資銅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城資鋁業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未經批準擅自占地300.96畝(耕地40.12畝)建設廠房,其中位于城鎮開發邊界外222.73畝;房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未經批準擅自占地500.55畝(耕地277.99畝)進行園區“三通一平”建設,其中位于城鎮開發邊界外494.10畝。2023年7月起,房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陸續對5家企業已建成廠房違法用地進行立案查處。
十堰市房縣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落實城鎮開發邊界管控要求不力。房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主導推動和直接違法在城鎮開發邊界外占用耕地實施產業園區建設??h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在城鎮開發邊界外違法占用耕地開發建設產業園區問題發現不及時,制止不到位,2023年7月起才陸續進行立案查處。
督察指出問題后,房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組織對部分建設性推填土進行復墾。
4.重慶市榮昌區政府違規決策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綠化造景問題。
2022年9月至2024年3月,榮昌區政府在組織實施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項目建設中,明知項目未依法取得建設用地手續,仍通過專題會議決定采用“進出平衡”方式解決用地問題,違規決策占用安福、直升等5個鎮街相關村社耕地實施景觀項目建設,實地已建成“親水平臺”、人行步道等,打造了草坪、觀賞性花草等景觀,涉及違法占用耕地183.4畝(永久基本農田71.77畝)。
榮昌區政府違規決策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實施項目建設,要求相關鎮街全力配合、落實用地“進出平衡”;安福、直升等5個鎮街采取承諾補償、繼續享受農業補助資金等方式違規將相關村社集體土地交付項目建設單位弘禹水資源有限公司(區政府平臺公司),榮昌區政府及安福、直升等5個鎮街政府履行耕地保護主體責任不到位;區水利局作為項目的行業主管部門和牽頭單位,向區政府建議以“進出平衡”方式解決非農項目用地,籌措“進出平衡”補助資金,推動項目違法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農田,履行耕地保護共同責任不到位;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項目申報階段向項目建設單位違規出具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等與項目建設用地事實不符的復函意見,僅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違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問題向屬地鎮街發函,提醒消除違法狀態和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違法用地行為未查處、未報告,監管和執法不力;弘禹水資源有限公司未經批準違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實施綠化造景,負有直接責任。
督察指出問題后,榮昌區政府組織實施整改,部分草坪、花草等綠化景觀已復耕。
5.四川省達州市萬源市政府違法征地主導推動建設石材城,以森林防火通道建設為名違法征地修建石材城連接線和采礦區道路。
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萬源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進萬源石材城項目建設,安排市自然資源局負責征地拆遷工作,同時決定按森林防火通道立項修建石材城連接線和采礦區道路。2020年1月至12月,市政府組織市自然資源局及黃鐘鎮政府等單位對黃鐘鎮桂家河村3社、4社實施征地947畝并支付征地補償款1100萬元。5月,市政府口頭通知萬源市泓源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泓源公司”)進場施工建設石材城。2022年6月,項目基本建成,占地729畝(耕地51畝)。督察核查時仍有391畝(耕地51畝)未取得建設用地審批手續。2021年4月,市政府組織市自然資源局、森林防火指揮部等單位,對石材城連接線和采礦區道路等按森林防火通道進行批復,并要求市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完成征地拆遷并交付泓源公司建設。連接線及道路于2021年底建成,違法占地31畝(耕地14畝)。
萬源市政府在未取得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手續的情況下,安排相關單位邊實施征地邊通知泓源公司進場施工,以森林防火通道為名違法征地修建石材城連接線和采礦區道路,承擔主要責任,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力;達州市及萬源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執法不嚴、監管不力。
督察指出問題后,達州市政府組織實施整改。
6.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相關部門規避合法農用地轉用審批,弄虛作假為違法建設項目補辦設施農業用地及使用林地等手續問題。
2018年至2023年6月,甘肅濱河九糧液有限責任公司及其子公司甘肅濱河綠野苗木有限責任公司和民樂縣九谷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建設用地審批,違法占用國有農用地248.53畝(耕地229.98畝、林地18.55畝)建設生態儲酒項目,已建成200噸儲酒罐156個、1噸儲酒罐若干、綠化景觀、水池(規劃為貯酒展示區)和廊亭。
民樂生態工業園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在項目開工建設的情況下,于2023年11月按“規?;N植附屬設施用地(儲糧罐)”變更投資項目信用備案手續,并弄虛作假將備案時間倒簽至2023年5月。民樂縣自然資源局未向縣政府請示,于2023年11月擅自使用縣人民政府土地征撥專用章,為企業辦理國有土地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手續,規避農用地轉用審批,弄虛作假將備案時間倒簽至2023年10月,并于2024年5月16日督察組實地核查當晚補發了《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責令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弄虛作假將日期分別倒簽至2023年8月22日和2024年4月15日。民樂縣林草局于2024年5月,虛假出具項目不存在未批先建和擅自改變林地用途行為的初審意見;張掖市林草局審核把關不嚴,向甘肅省林草局報送了同意占用林地審查意見。
民樂縣政府對縣自然資源局未經請示違規使用“民樂縣人民政府土地征撥專用章”,為企業辦理國有土地設施農業用地備案行為監管不到位。民樂生態工業園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林草局弄虛作假,掩蓋違法事實。縣自然資源局、縣林草局執法不嚴,對違法占地行為未依法進行查處。
7.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政府及相關部門作風不嚴不實,違法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建設活畜交易市場后又拆除,導致財政資金損失問題。
2021年11月,中寧縣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了縣農業農村局關于《喊叫水鄉活畜及農貿市場項目選址》,涉及耕地14畝。2022年7月,中寧縣發展和改革局批復同意該項目初步設計。2022年8月,中寧縣在“三區三線”劃定中未與該項目選址相銜接,將項目擬占用的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2022年10月,中寧縣農業農村局在未依法辦理用地手續的情況下,占用喊叫水鄉高嶺村13.8畝耕地(其中永久基本農田12.47畝),使用2022年自治區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項目總投資228萬元),建設喊叫水鄉活畜及農貿市場項目,實地建成管理用房、牛羊交易棚、交易棚配套鋼管圍欄等。2023年5月,中寧縣自然資源局對上述非法占地行為進行立案查處,11月作出“責令退還土地、拆除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建設的建(構)筑物、沒收占用一般耕地新建的建(構)筑物并處罰款”的行政處罰。2024年3月,縣農業農村局繳納了罰款。中寧縣政府2024年5月專題研究,決定對項目進行拆除,目前建構筑物已經全部拆除并復耕,造成財政資金損失。
中寧縣政府統籌項目建設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不力,導致鄉村振興項目用地違法、財政資金受損;喊叫水鄉政府對轄區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監管不力,造成永久基本農田被占用破壞;中寧縣農業農村局違法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搞“非農”建設;中寧縣自然資源局在永久基本農田劃定與項目選址中銜接不夠、把關不嚴。
督察指出問題后,地方紀委監委對1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責任追究。
四、違法占用耕地建設庭院問題(7個)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耕地保護,2020年7月3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整治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電視電話會議,要求以“零容忍”態度堅決制止新增亂占耕地建房行為?!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明確“嚴禁違規占用耕地進行非農建設”“加強農村地區建設用地審批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堅持農地農用。不得違反規劃搞非農建設、亂占耕地建房等”。督察發現,滬浙閩一些地方市縣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不到位,相關部門監管不力、執法不嚴,出現農村村民在住宅的房前屋后違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進行硬化地面、綠化景觀、圍墻通道等庭院建設苗頭,有的建有小型游泳池或籃球場等設施。
1.上海市崇明區中興鎮等10個鄉鎮18個村21名村民違法占用耕地建設庭院問題。
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崇明區中興鎮等10個鄉鎮的18個村21名村民違法占用村民住宅房前屋后耕地18.57畝(永久基本農田8.83畝)建設19處庭院,現場部分地面硬化,建有圍欄、圍墻、硬化步道、景觀花園等設施,個別建有民宿配套的餐廳、泳池、花園、停車場等。崇明區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有關鄉鎮政府對違法用地行為制止不力,區農業農村、規劃資源等部門監管責任未落實。
督察指出問題后,部分違法建構筑物已拆除。
2.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鎮集賢村馬某違法占用耕地建設庭院問題。
2023年6月,奉賢區奉城鎮集賢村村民馬某違法占用住宅房前屋后耕地0.37畝建設庭院,現場建有圍墻,部分地面硬化。奉賢區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奉城鎮政府對違法用地行為制止不力,區農業農村、規劃資源等部門監管責任未落實。
督察指出問題后,部分硬化地面已整改。
3.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澤雅鎮2名村民違法占用耕地建設庭院問題。
2021年4月和11月,溫州市甌海區澤雅鎮基田村、嶺靈村2名村民未經批準違法占用村民住宅房前屋后永久基本農田2.69畝修建2處庭院,實地建設有水池、觀景平臺、綠化景觀等。溫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甌海分局先后于2023年8月、9月對基田村問題作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和《責令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但未有效制止違法行為。甌海區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澤雅鎮政府未及時制止違法用地行為,甌海區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及農業農村部門監管和執法不嚴,對違法行為未進行查處。
督察指出問題后,溫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甌海分局于2024年5月對嶺靈村問題作出《責令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上述兩處違法建構筑物已拆除。
4.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赤溪街道金橋村周某違法占用耕地建設庭院問題。
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金華市蘭溪市赤溪街道金橋村村民周某未經批準違法占用住宅房前屋后耕地0.81畝(永久基本農田0.77畝)修建庭院,建有圍墻、景觀影壁、綠化景觀等。赤溪街道辦事處于2018年10月作出《責令停止建設通知書》,但未有效制止違法行為。蘭溪市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蘭溪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及農業農村部門監管和執法不嚴,對違法行為未進行查處。
5.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東游鎮渡潭村黃某違法占用耕地建設庭院問題。
2023年9月,南平市建甌市東游鎮渡潭村村民黃某在其住宅南側違法占用耕地1.48畝(永久基本農田1.40畝)建設庭院,現場建有圍墻、花壇、硬化道路、停車棚等。2024年3月東游鎮政府責令其自行拆除,但現場未完成整改。建甌市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對新增違法占用耕地問題沒有做到“零容忍”。建甌市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違法占用耕地建設庭院問題監管和執法不到位。東游鎮政府落實巡查責任不到位,對違法占用耕地行為發現不及時、查處整改不到位。
督察指出問題后,圍墻、停車棚等部分違法建(構)筑物已拆除。
6.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荔城區2名村民違法占用耕地建設庭院問題。
2019年12月至2023年8月,莆田市仙游縣、荔城區2名村民在其住宅周邊違法占用耕地2.29畝(永久基本農田1.92畝)建設2處庭院。其中,仙游縣庭院現場建有圍墻、附屬房、硬化庭院,種植景觀苗木;荔城區庭院現場建有圍墻和大理石硬化庭院。仙游縣、荔城區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對新增違法占用耕地問題沒有做到“零容忍”。仙游縣、荔城區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違法占用耕地建設庭院問題監管和執法不到位。仙游縣度尾鎮政府、荔城區黃石鎮政府巡查責任未落實,未及時發現、糾正違法行為。
督察指出問題后,仙游縣度尾鎮政府組織對庭院硬化、附屬房拆除,尚未復耕。
7.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湘店鎮三和村丘某違法占用耕地建設庭院問題。
2020年3月至2023年10月,武平縣湘店鎮三和村村民丘某在其住宅周邊違法占用永久基本農田0.38畝建設硬化場地和庭院。武平縣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對新增違法占用耕地問題沒有做到“零容忍”。武平縣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違法占用耕地建設問題監管和執法不到位。湘店鎮政府巡查責任未落實,未及時發現、糾正違法行為。
督察指出問題后,湘店鎮政府對建設庭院問題立案調查并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
五、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問題(11個)
永久基本農田是耕地的精華?!锻恋毓芾矸ā贰痘巨r田保護條例》明確規定對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24號)規定,“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挖塘養魚”“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本地區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嚴肅查處違法占用和破壞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的行為,對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督察發現,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印發后,部分地方政府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管控職責仍不到位,對轄區內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挖塘養魚、種植草皮等突出問題發現不及時,制止不力。部分地方農業農村部門對耕地流轉后用途改變失察失管,部分地方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搞“非糧化”監管不力、執法不嚴等問題仍較為突出。


1.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政府違規辦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同意管某某等人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挖塘養魚問題。


2021年5月,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下房子村管某某等人以洪泰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名義向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政府申請水產養殖項目設施農業備案并實施建設,備案面積812.11畝。永陵鎮政府在新賓縣自然資源部門明確該地塊全部為永久基本農田的情況下違規為其辦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手續。截至2024年5月,已建成養殖坑塘18個,面積180畝,全部為永久基本農田,用于養殖河蟹、小龍蝦、草魚。經撫順市自然資源局組織專家組對耕地破壞情況進行鑒定,耕地被挖損深度0.38-2.46米,達到重度破壞程度。
新賓滿族自治縣政府落實耕地保護及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主體責任不到位;永陵鎮政府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管理責任不到位,明知占用地塊為永久基本農田的情況下仍然違法違規為用地單位辦理設施農業備案;新賓滿族自治縣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對設施農業審核把關不嚴,監管不力,對破壞永久基本農田行為未及時糾正制止,執法不嚴。
督察指出問題后,遼寧省自然資源廳聯合公安廳對耕地破壞情況等進行勘查;新賓滿族自治縣政府組織對尚未養殖部分坑塘進行恢復,已復耕插秧40畝;縣公安部門對涉案人員立案偵查,紀檢部門對相關責任人啟動調查程序。
2.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鐵鋒區政府及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部門對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草皮行為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鄭某某違反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關于“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的規定,租用齊齊哈爾市鐵鋒區扎龍鎮長溝村東官地屯5名村民土地,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149.63畝頂風種植綠化裝飾草皮。
鐵鋒區政府落實耕地保護責任不到位;扎龍鎮政府日常動態巡查不嚴,未能及時發現、制止種植草皮破壞耕地問題,鐵鋒區農業農村局未落實部門監管責任,未及時發現、制止違規流轉土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問題,自然資源局對耕地“非糧化”行為巡查不嚴。
督察指出問題后,鐵鋒區政府組織對違規問題進行整改,已完成土地清理。
3.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政府及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部門對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草皮問題監管不力。
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龍某某違反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關于“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的規定,租用位于福州市長樂區金峰鎮首峰村土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并銷售,占用永久基本農田139.09畝。
長樂區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對轄區內相關問題排查整治不徹底。金峰鎮政府日常動態巡查不嚴格,未能及時發現糾正種植草皮破壞耕地問題。長樂區農業農村部門對流轉耕地種植用途監管責任未有效落實,未能及時發現糾正流轉土地違規種植用于綠化裝飾草皮問題。長樂區自然資源部門對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監管不力、日常巡查不到位。
督察指出問題后,長樂區及金峰鎮政府組織復耕并追責問責。
4.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草皮問題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胡某某違反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關于“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的規定,租用吉安市泰和縣沿溪鎮高坪村永久基本農田89.3畝,頂風違規種植綠化裝飾草皮。
泰和縣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對轄區內此類問題管控不力;沿溪鎮政府、泰和縣自然資源局日常動態巡查不嚴,未制止種植草皮破壞耕地問題。泰和縣農業農村局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對耕地流轉指導、管理不力,對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的行為未發現、未制止。
5.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監管不力問題。
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姚某某、李某某違反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關于“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規定,租用遂溪縣城月鎮遂溪林場邁進林隊282畝永久基本農田,頂風違規種植綠化裝飾草皮。
遂溪縣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履行不到位,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印發后對轄區內相關問題排查整治不徹底;遂溪縣農業農村局未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對耕地流轉指導、管理不到位,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的違規行為,未發現、未報告。遂溪縣自然資源局、城月鎮政府耕地保護日常動態巡查不嚴,未能及時發現、制止種植草皮破壞耕地問題。
督察指出問題后,城月鎮政府已組織復耕。
6.海南省文昌市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監管不力問題。
2020年9月至2024年5月,云某某、吳某等違反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關于“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規定,租用海南省文昌市馮坡鎮蛟龍村、錦山鎮羅豆居等村永久基本農田1546.88畝,持續違規種植綠化裝飾草皮。
文昌市政府對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和用途管制的要求落實不夠到位,對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關于“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的要求落實不到位。2022年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指出文昌市存在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問題后,未舉一反三、進行全面檢查。市農業農村局未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對耕地流轉指導、管理不到位,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的違規行為未發現、未報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及相關鎮政府日常巡查監管不到位,未及時發現、制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問題。
7.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武漢欣沛園綠色食品有限公司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草皮問題監管不力。
2018年3月至2024年7月,武漢欣沛園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轉租武漢市漢味鮮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流轉的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道陶劉村耕地1034.04畝(永久基本農田860.16畝)種植綠化裝飾草皮。在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關于“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的規定后,仍繼續在租賃的永久基本農田上頂風種植綠化裝飾草皮,造成耕作層持續破壞。
武漢市新洲區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履行不到位,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印發后對轄區內相關問題排查整治不徹底;區農業農村部門、自然資源部門、邾城街道辦事處對流轉土地改變用途監管不到位,未及時發現、制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問題。
督察指出問題后,新洲區政府組織對種植草皮地塊進行清理,已鏟除草皮、翻耕土地約400畝。
8.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湖北知韻種植專業合作社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草皮問題監管不力。
2021年10月至2024年7月,湖北知韻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隨州市曾都區府河鎮孔家畈村耕地525.04畝(永久基本農田451.74畝),違反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關于“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的規定,頂風違規種植綠化裝飾草皮對外銷售。
隨州市曾都區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履行不到位,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印發后對轄區內相關問題排查整治不徹底;區農業農村部門、自然資源部門、府河鎮政府對流轉土地改變用途監管不到位,未及時發現、制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問題。
督察指出問題后,曾都區政府已組織鏟除草皮、翻耕土地20多畝。
9.重慶市榮昌區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草皮問題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2022年8月至2024年3月,嚴某違反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關于“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的規定,在其租賃的榮昌區昌元街道虹橋社區75.67畝永久基本農田上種植綠化裝飾用草皮并對外銷售,造成耕地耕作層嚴重破壞。
榮昌區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印發后對轄區內相關問題排查整治不徹底;區農業農村委、昌元街道辦事處對流轉農村集體土地監管不力,對持續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草皮的違規行為制止不力;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對違規用地行為未查處,執法不嚴。
督察指出問題后,榮昌區政府組織實施整改,種植草皮地塊已復耕。
10.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政府及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對四川省熠鑫宇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草皮監管不力、執法不嚴。
2023年6月,四川省熠鑫宇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與德陽市綿竹市新市鎮打魚院村經濟聯合社簽訂《土地租賃合同》,租賃集體土地65畝(永久基本農田51.9畝),合同約定用于農作物及其他經濟作物種植,租期6年。該公司隨后在租賃土地上種植綠化裝飾草皮并對外銷售。同年11月,新市鎮自然資源所發現問題后要求該公司整改,該公司僅在部分地塊插種紅薯,應付整改。同年12月,新市鎮政府向該公司發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要求徹底整改到位,但未向綿竹市政府報告。2024年2月,該公司繼續種植綠化裝飾草皮。
綿竹市政府對該問題未發現、未制止,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力;綿竹市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未發現、未報告、未制止,監管責任落實不力;新市鎮政府對頂風違規行為糾正不到位,對應付整改行為未報告,對繼續在永久基本農田上種植綠化裝飾草皮未發現、未報告、未制止;四川省熠鑫宇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破壞耕作層。
督察指出問題后,綿竹市政府組織實施整改。
11.云南省紅河州違規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問題突出,州政府及部分縣(市)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縣級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監管不力。
2020年9月至2024年4月,云南善方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及王某個人,違反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件關于“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的規定,在其租賃的瀘西縣中樞鎮、金馬鎮、白水鎮,彌勒市朋普鎮,蒙自市草壩鎮和開遠市樂白道街道等6個鎮(街道)551畝耕地(永久基本農田308畝)上種植綠化裝飾草皮并對外銷售,造成耕作層持續破壞。
紅河州及瀘西、彌勒、蒙自、開遠等4個縣(市)政府在國辦發明電〔2020〕24號文印發后,對轄區內長時段持續存在的大面積違規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問題排查整治不徹底,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4個縣(市)農業農村、自然資源部門,中樞鎮等6個鎮政府(街道辦)對流轉農村集體土地監管不嚴、巡查不力,對持續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綠化裝飾草皮違規行為制止不到位。
督察指出問題后,4個縣(市)政府組織實施整改。
六、侵占生態保護紅線問題(19個)
生態保護紅線是國土空間規劃中的重要管控邊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旨在保護生態功能極重要區域和生態極敏感脆弱區域,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和資源。《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在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前提下,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督察發現,部分地方政府落實保護生態紅線主體責任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違反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變相批地、批礦;一些企業侵占生態保護紅線違法采礦、違法違規建設,當地市縣政府和相關部門監管不到位、制止不力,致使違反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行為屢禁不止。
1.山西省襄垣縣鴻騰建材有限公司侵占生態保護紅線越界開采石灰巖問題。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鴻騰建材有限公司自2020年12月至2023年9月,特別是2022年9月“三區三線”成果啟用后,在其礦業權范圍未完全開采的情況下,持續在其礦業權外進行越界開采石灰巖,越界開采面積38.58畝,其中侵占太行山水源涵養生態保護紅線15.73畝,界外采出量6193噸。生態修復僅在礦業權范圍內實施,越界開采部分未修復。2023年9月,襄垣縣自然資源局僅對礦區東部越界開采行為進行立案查處;2023年4月、2024年1月,古韓鎮政府分別對礦區西部18.03畝以擅自改變林地、草地用途進行立案查處。2024年5月,襄垣縣自然資源局將該案移送公安部門,并已經受理。
襄垣縣自然資源局查處不到位,僅對礦區東部越界開采行為立案查處,對礦區西部越界開采問題未進行立案查處,也未對企業提出落實界外生態修復整改要求。古韓鎮政府屬地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2023年4月才發現該企業存在越界開采行為。襄垣縣政府生態紅線保護責任落實不力,區域內侵占生態保護紅線行為持續發生。
2.吉林省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違規實施人工牧草地建設問題。
2022年8月,通榆縣林業和草原局擅自調整經省級專家評審通過的《通榆縣林業和草原濕生態連通工程實施方案》,違規占用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4806畝土地,實施人工牧草地建設,實施方案經通榆縣政府批準后上報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吉林省財政廳備案。截至2023年末,共建設10公里機械圍欄,配置大型指針式噴灌器1臺,打機電井3眼,人工種植紫花苜蓿草和羊草并實行機械化收割、打包,用于有償提供給周邊農牧民。2023年12月,通榆縣林業和草原局違規批準建設單位在項目區內挖掘排水渠,破壞其他草地149.5畝。違反了《自然保護區條例》第二十七條“禁止任何人進入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第三十二條“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等規定。 
通榆縣林業和草原局擅自調整項目實施方案,違規將保護區核心區土地納入項目實施范圍,并違規批準破壞核心區土地開挖排水渠,負有直接責任;通榆縣政府統籌協調有關單位、部門不到位,在未經向海保護區管理局確認的情況下,批準項目實施方案,負有主體責任;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未對備案的實施方案進行審核把關,指導監督不到位,負有監督責任;向海保護區管理局對違規建設行為未采取制止措施和及時上報,負有監管責任。
督察指出問題后,通榆縣政府成立問題整改工作專班組織整改,目前已回填排水渠,正在開展圍欄拆除等整改工作。通榆縣紀委監委已開展責任人責任調查工作。
3.黑龍江省哈爾濱葆光信合商貿有限公司違法違規在黑龍江肇東沿江省級自然保護區盜采河砂,破壞生態環境問題。
哈爾濱葆光信合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葆光信合公司)自2024年4月以來,在黑龍江省肇東沿江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及周邊違法違規盜采河砂5.5萬立方米,涉案金額260余萬元。一是葆光信合公司組織相關人員,在黑龍江省肇東沿江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松花江主河道)通過采砂船挖砂、抽砂的方式,違法違規盜采河砂;二是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及一般控制區內(松花江河道北岸)違法違規設立堆砂廠儲存轉運河砂,占地68.46畝,設立船只??奎c、架設動力電,用于挖砂船舶停靠維修,侵占破壞松花江河道自然岸線,破壞保護區自然環境;三是在緊鄰核心區邊的松花江主河道內(哈爾濱市道里區)違法違規盜采河砂。以上區域均為《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拉林河口以下)河道采砂管理規劃(2021年-2025年)》中的涉河工程與生態環境敏感區,是松花江采砂分區規劃中的禁采區。
肇東市政府、道里區政府對生態紅線內違法盜采河砂、侵占河道、設立堆砂廠、違規運輸等行為監管不力,應負領導責任;肇東市、道里區水務局履行河道采砂監管和執法主體責任落實不力,應負主體責任;肇東市林業和草原局履行自然保護地監督管理職能不力,應負監管責任;肇東市生態環境局履行共同監管責任不力。葆光信合公司是違法違規的主體,應負主要責任。
督察指出問題后,黑龍江省政府組織省水利廳、林草局、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等部門提級辦理;綏化市、肇東市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啟動追責問責,對肇東市林業和草原局、沿江省級自然保護區服務中心、水務局、生態環境局、自然資源局和澇洲鎮政府6個責任主體11名相關責任人進行立案審查調查,對4人給予免職;公安部門對7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扣押船只12艘;省生態環境廳啟動對破壞生態環境程度的鑒定。
4.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政府相關部門違規審批、諸暨市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侵占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和生態保護紅線違法違規建設度假酒店問題。
2020年2月至2023年4月,諸暨市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侵占浣江-五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和水源涵養生態保護紅線,占地14.28畝實施五泄景區提升改造工程,后用于經營堯珈·禪悅度假酒店。其中使用原國有建設用地7.78畝,違法占用林地6.5畝。實地建有15幢木屋(部分帶獨立院落)、2幢四合院、3幢職工宿舍及配套設施,房間具備旅宿功能、設施齊全。2023年5月,酒店開始對外經營。其間,2020年9月,諸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違規批復同意五泄景區提升改造工程項目建設活動,明確項目規劃選址范圍。2020年12月,諸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違規核發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兩部門批準建設范圍均超出原國有建設用地范圍。上述行為違反了《浣江-五泄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6-2030年)》關于“核心景區嚴格禁止建設”的規劃要求,《風景名勝區條例》(國務院令第474號)第二十七條“禁止違反風景名勝區規劃,在核心景區內建設賓館、招待所”和《浙江省風景名勝區條例》第二十三條“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內不得新建、擴建賓館、酒店”的規定。
諸暨市政府屬地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諸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違規審批同意在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規劃選址,諸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違規核發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諸暨市生態環境、林業、綜合行政執法部門未及時制止,未立案查處,監管和執法不到位。
督察指出問題后,地方對原國有建設用地范圍外的15幢建筑物,已全部拆除并復綠,對原國有建設用地范圍內的5幢建筑物已全部去除旅宿功能。諸暨市紀委監委已立案調查,對相關責任人啟動追責問責。
5.浙江省桐廬縣大頂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侵占生態保護紅線、違反風景名勝區規劃違法違規建設游樂設施問題。
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浙江大頂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違反《富春江-新安江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1-2025年)》,未經審批擅自占用瑤琳鎮姚村村土地31.47畝(林地22.61畝)實施“紅石灣景區”提升改造工程,新建具有會議辦公等功能的17層建筑、滑道等設施,其中11.08畝位于桐廬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保護紅線內。
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桐廬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縣林水局和瑤琳鎮政府多次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但浙江大頂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置若罔聞,持續違法。2024年1月,桐廬縣林水局將該違法線索移交至縣綜合行政執法局。2024年4月4日,桐廬縣公安局對該項目立案偵查。
桐廬縣政府屬地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縣林水局、杭州市生態環境局桐廬分局等部門制止不力。截至5月25日,依山體建設的17層建筑、滑道等設施已拆除,桐廬縣紀委監委已對瑤琳鎮、縣林水局分管負責人和縣生態環境部門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追責問責。
6.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水利局違反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批準采砂問題。
2023年3月,銅陵市義安區水利局向安徽耀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出具《關于義安區長沖水庫河道采砂的行政許可決定》(水政〔2023〕24號)、頒發采砂許可證(義砂許字〔2023〕第01號),批準該公司在長沖水庫內采砂29.2萬噸,涉及侵占生態保護紅線55.2畝。2023年9月,該公司進場采砂,至督察時實際開采2.6萬噸。
銅陵市義安區水利局違反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相關政策規定,違規批準在生態保護紅線內采砂;銅陵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義安區分局日常監管不到位,未發現該問題。
督察發現問題后,銅陵市義安區水利局已撤銷采砂許可證,并督促企業終止采砂行為。
7.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江西明城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侵占生態保護紅線違法違規建設休閑旅游項目。
2023年5月,贛州市崇義縣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縣屬國企)下屬子公司江西明城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批準占用崇義縣橫水鎮上營村生態保護紅線內土地15.9畝,建設蘭溪谷生態研學基地基礎設施配套項目。2024年5月實地督察時,已建成露營帳篷等住宿、餐飲、游樂設施并運營。
崇義縣政府通過召開招商引資項目合同評審會、安排專項債資金等方式,主導推動項目建設。崇義縣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林業局未及時制止和查處違規占用生態保護紅線問題。
8.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國有三春集林場違法違規侵占生態保護紅線建設游樂園和露營項目問題。
2023年3月至5月,菏澤市東明縣國有三春集林場未經批準,在未取得符合生態保護紅線內允許有限人為活動的認定意見情況下,進行兒童樂園改擴建,并新建無憂露營基地,建設無動力火車等娛樂設施和露營設施,違法違規侵占生態保護紅線,涉及面積139畝。東明縣林業、自然資源等相關部門未對該違法行為進行制止查處。
東明縣政府嚴格生態保護紅線管理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未有效壓實相關部門監管責任。東明縣林業、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監管職責履行不到位,對違法違規侵占生態保護紅線行為未及時制止查處。東明縣濕地公園管理中心管理職責履行不到位,違規同意東明縣國有三春集林場在生態保護紅線內修建娛樂設施。東明縣國有三春集林場嚴格生態保護紅線管控意識淡薄,組織在生態保護紅線內違法違規修建娛樂設施并對外經營。
9. 山東省日照市日照秀水潭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違法違規侵占生態保護紅線建設呦呦谷露營項目問題。
2018年9月,日照秀水潭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與日照市東港區臥龍山街道雙廟村簽訂合同,租用該村土地46畝建設呦呦谷露營項目。2023年7月,該公司未經批準,占地35.3畝建設跑馬場、集裝箱房屋、太空艙、帳篷等休閑娛樂設施,全部位于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主要為林地、草地和部分建設用地。2023年10月,日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向企業下達了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2024年5月,日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山海天旅游度假區分局將該線索移交日照市生態環境局山海天旅游度假區分局。2024年5月,督察實地核查時發現,該項目已建成并對外營業。
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嚴格生態保護紅線管理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未有效壓實相關部門監管責任。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區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監管和執法職責履行不到位,未及時有效制止和查處該違法行為。
10.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森林動物園有限公司違法違規侵占生態保護紅線建設動物展示園問題。
2023年4月,滑縣森林動物園有限公司未經批準,非法侵占生態保護紅線(滑縣龍虎省級森林公園)建設動物展示園,涉及面積34.56畝。此外,該項目還涉及超出批復用地范圍建設旅游設施問題,涉及面積3.98畝(全部為耕地)。11月21日,滑縣政府、河南省國有滑縣林場對6名責任人給予政務處分,但截至督察實地核查時,該問題仍未消除違法狀態。
滑縣政府未嚴格落實“三區三線”管控要求,制止耕地“非農化”責任落實不到位,未有效壓實相關部門監管責任;滑縣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林業部門對違法違規侵占生態保護紅線和違法占地問題監管責任履行不到位;城關鎮政府監管責任不到位,未及時發現制止上述違法違規建設問題。
11.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西林縣廣西西林華辰礦業有限公司侵占生態保護紅線修建礦山道路、違法采礦問題。
廣西西林華辰礦業有限公司自2022年3月起,特別是2022年10月“三區三線”成果啟用后,持續在百色市西林縣那佐鄉平別村侵占生態保護紅線90.07畝(涉及重點公益林29.2畝)修建礦山道路、違法開采建筑石料用灰巖礦54.42萬噸。2023年5月,西林縣自然資源局對該公司違法采礦問題下達《限期整改決定書》,責令消除違法行為、恢復土地原狀。截至2024年5月督察實地核查時,違法占地、違法采礦、破壞重點公益林地等問題尚未立案查處。
西林縣政府落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主體責任不到位,對自然資源、林業等相關部門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工作統籌不力。縣自然資源局對嚴格國土空間用途實施監督不到位,未及時有效制止、查處違法占地、違法采礦等違法問題;縣林業局對生態保護紅線內重點公益林地的保護和日常巡查等職責落實不到位,未及時發現、查處破壞重點公益林地等問題。
12.海南省萬寧市政府違反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違規決策、推動海南鑫閩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萬寧工廠化養殖基地項目侵占生態保護紅線問題。
2021年12月,海南鑫閩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租用萬寧市山根鎮華明村高位養殖池塘,擬在原址進行改造升級,建設工廠化養殖基地項目。2022年10月,萬寧市農業農村局違規同意該項目設施農業用地備案,備案面積91.94畝,涉及生態保護紅線69.07畝。2022年12月、2023年1月,在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明確該項目“涉及占用生態保護紅線……面積較大,不符合生態保護紅線準入要求,建議在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外選址建設”的情況下,萬寧市政府先后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議和“兩重一大”專題會議,違規決策認定該項目符合生態保護紅線準入要求,要求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辦理環評手續。2023年6月起,海南鑫閩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工廠化水產養殖基地,占地110.34畝,侵占生態保護紅線84.79畝。督察現場核查時,實地已建成1棟辦公宿舍樓,正在建設養殖池廠房、尾水處理池等設施。
萬寧市政府生態保護紅線管理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在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認定該項目不符合生態保護紅線準入要求的情況下,違規決策、推動萬寧工廠化養殖基地項目擴大養殖規模。萬寧市農業農村局違反《海南省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規定》的要求,違規為不符合生態保護紅線準入要求的項目辦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萬寧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在該項目不符合生態保護紅線準入要求的情況下,依據市政府會議要求違規批復環評手續。
13.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對生態保護紅線內堆放垃圾監管不力問題。
2023年10月起,部分企業在朱湖國家濕地公園內(毛陳鎮沿河村)侵占生態保護紅線37.83畝,偷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堆放前地類為坑塘水面36.91畝、河流水面0.92畝。
孝南區政府、朱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毛陳鎮政府對國家濕地公園保護管理不力,對侵占生態保護紅線堆放垃圾行為管控不嚴。孝南區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業和草原等主管部門對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情況監督檢查不夠,未及時發現制止,監管和執法不到位。
14.重慶市渝北區林業局違反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違規審批建設項目用地問題。
2023年3月,渝北區玉峰山鎮玉峰村張某亞等6戶村民違法占用林地動工修建民宿;10月,玉峰山鎮政府函告渝北區林業局,申請辦理村民新建房屋占用林地手續,面積共計0.68畝;11月,渝北區林業局對違法占用林地進行查處,涉及面積1.42畝,并向玉峰山鎮政府下發《審核同意書》,同意張某亞等6戶村民修建自用房使用林地0.68畝。2024年4月,督察組實地核查發現房屋主體已完工,建成3-4層樓房,共違法占用林地5.8畝,全部位于生態保護紅線范圍(玉峰山市級森林公園)內。
渝北區林業局違規審批不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的建設項目用地,對違法占用林地行為查處不到位;渝北區玉峰山鎮政府違規為違法用地辦理用地手續;張某亞等6戶村民違法占地修建民宿,侵占了生態保護紅線。
15.重慶市渝北區悠懶文化傳播工作室違法侵占生態保護紅線違法占地建設,渝北區生態環境局履職不到位問題。
2023年5至12月,悠懶文化傳播工作室違法占用渝北區大盛鎮天險洞村7.1畝林地建設悠懶森林營地項目。2024年3月,渝北區林業局發現該項目相關違法線索后,按相關要求將線索移送至渝北區生態環境局。2024年4月,督察組實地核查發現,該項目全部位于生態保護紅線和張關-白巖風景名勝區范圍內,已建成酒店、餐廳等休閑娛樂設施,并對外開展餐飲娛樂等經營性活動;5月,督察組再次實地核查發現,該項目仍處于營業狀態。
渝北區生態環境局未對自然保護地內違法違規建設進行查處,履職不到位;悠懶文化傳播工作室違法占地修建經營類休閑娛樂設施,侵占了生態保護紅線。
16.四川省巴中市文旅示范區重慶孟平建筑勞務公司以修建森林防火通道為名在生態保護紅線內違法采礦問題。
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南江縣森林防火指揮部、南江縣林業局、巴中市文旅示范區管委會、巴中市林業局先后批準貴民鎮政府修建黃峽村劉家溝至溝壩里林區森林防火通道,并經鎮政府決定,由黃峽村村民委員會負責建設。2022年2月,黃峽村村民委員會與重慶孟平建筑勞務公司(以下簡稱“孟平公司”)簽訂《黃峽村新建防火通道合作協議》,約定該防火通道由孟平公司投資修建,修建范圍內所取的石材及土方歸孟平公司所有。工期自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道路全長4.5公里、寬度不低于4.5米。隨后孟平公司動工建設。
2024年4月實地督察發現,孟平公司以修建防火通道為名實施違法采礦,開采區域長249米,寬89米,占地12畝,全部位于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違法開采量約7700立方米。
貴民鎮政府對黃峽村村民委員會與孟平公司簽訂的協議未審查、未把關,對“以礦換工程”問題默許縱容;巴中市林業局、市文旅示范區管委會、南江縣森林防火指揮部、南江縣林業局等部門批后監管不力,對企業在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違法采礦行為未查處、未制止,監管責任落實不力;孟平公司違法采礦,侵占了生態保護紅線。
督察指出問題后,巴中市政府組織實施整改。
17.云南省普洱市瀾滄縣水務局違規在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出讓河道采砂權問題。
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普洱市瀾滄縣水務局編制《瀾滄縣河道采砂規劃(2019-2025)》期間,未吸收“三區三線”生態保護紅線調整評估意見。2020年3月,瀾滄縣政府批復同意實施《瀾滄縣河道采砂規劃(2019-2025)》。2021年6月,瀾滄縣水務局根據規劃出讓瀾滄縣第三批第四標段河道采砂權。2022年10月,“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公布,瀾滄縣水務局未據此調整河道采砂權范圍,導致河道采砂權范圍與生態保護紅線重疊29畝。2024年4月,督察組實地核查時,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的采砂行為仍未停止,已采砂約2400立方米。
瀾滄縣政府批復同意實施《瀾滄縣河道采砂規劃(2019-2025)》,對規劃采砂范圍與生態保護紅線重疊情況審查把關不到位;瀾滄縣水務局出讓河道采砂權,違反了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
督察指出問題后,瀾滄縣政府組織實施整改。
18.云南省昆明市祿勸縣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責任不到位,對明宇礦業有限公司以生態修復為名非法采礦侵占生態保護紅線問題制止不力問題。
2023年4月至8月,昆明明宇礦業有限公司以祿勸縣轉龍鎮蘿卜樹磷礦堆場生態修復為名,非法開采磷礦石約4000噸,破壞林地65畝,侵占生態保護紅線25畝。期間,祿勸縣自然資源局發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2023年8月非法開采行為停止。2023年10月,祿勸縣自然資源局組織開展生態修復。
祿勸縣政府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主體責任不到位;祿勸縣林草局、昆明市生態環境局祿勸分局對破壞林地、侵占生態保護紅線問題制止不力,監管和執法責任落實不到位。
督察指出問題后,祿勸縣政府組織實施整改。
19.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村民劉某在自然保護區內違規建設劉家寨山莊旅游設施問題。
劉家寨山莊位于靈武市寧東鎮馬跑泉村,屬于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管轄范圍。2019年開始,馬跑泉村村民劉某在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違規建設3處魚塘(水塘),2022年8月“三區三線”劃定后又在該自然保護區(一般控制區)違規建設燒烤區、垂釣魚塘、兒童游樂園、長棗園、跑馬場、養殖區以及民宿接待小屋等旅游設施,累計侵占自然保護區面積85.6畝。
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履行自然保護區管理職責不到位,對影響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未及時發現并制止。
  七、違法采礦問題(11個)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維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秩序是各級地方政府的重要職責。無證開采和越界開采礦產資源是《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明確禁止的行為。督察發現,一些地方以設施農業、平整場地、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名義違法采礦,以及一些企業持續多年違法采礦,嚴重破壞了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在礦產資源開發中仍然存在由于監管不嚴造成的無序、無度,破壞生態等問題。
1.遼寧省凌海市徐某以設施農業為名違法采礦督而不改問題。
2020年以來,遼寧胖墩墩畜禽養殖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徐某)在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的情況下,在凌海市班吉塔鎮孔家房身村,以實施設施農業建設養豬場為名違法開采石灰巖。2022年4月,凌海市自然資源局立案調查,經實測開采面積4.94萬平方米、開采量9萬立方米,認定價格72.04萬元,并移送凌海市公安局。2023年3月,督察發現并指出該問題。2023年5月,凌海市班吉塔鎮政府在原企業未按照農業設施建設方案建設,且以設施農業為名違法采礦問題尚未整改到位的情況下,又為遼寧潤澤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徐某)在該地塊重新辦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遼寧潤澤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繼續以養豬場建設為名違法采礦。2023年10月,凌海市自然資源局再次立案調查,經實測開采面積6.15萬平方米、開采量18.14萬立方米,認定價格181.39萬元,后續3次移送凌海市公安局。2024年4月,國家自然資源督察實地核查發現,違法開采仍然持續。
2023年督察指出問題后,地方推動問題整改不到位,凌海市政府落實督察整改主體責任不力,凌海市自然資源局2次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4次移交,該違法行為始終未得到有效制止;有關部門以存在設施農業備案手續為由對違法采礦問題查辦不及時,導致長期以來該地塊設施農業建設有名無實,無證開采面積不斷擴大,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凌海市班吉塔鎮政府、凌海市農業農村等部門對涉事企業不按規定建設農業設施和使用土地的行為監督制止不力。
督察再次指出問題后,遼寧省成立省自然資源廳、公安廳等多部門組成的整改工作專班落實整改工作;凌海市已撤銷該地塊設施農業用地備案,公安部門對涉事當事人予以刑事拘留,錦州市、凌海市紀委對相關人員啟動調查程序。
2.遼寧省蓋州市營口睿仕德有限公司以平整場地為名違法采礦問題。
2011年5月,經原蓋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招商引資,營口睿仕德有限公司入駐蓋州市二臺冶金工業園區,取得306.15畝土地使用權,建設年產10萬噸鎂鋁晶石加工生產項目。2013年以來,營口睿仕德有限公司在其原用地范圍外,在尚未取得土地和施工手續前提下,以平整場地為由違法開采礦產資源,開采量54.74萬立方米,其中石英砂巖18.13萬立方米、碎石土36.61萬立方米,涉案總價值2248.14萬元;造成51.07畝灌木林地、21畝旱地嚴重破壞。
蓋州市政府對重點推動的建設項目監管不力,蓋州市二臺冶金工業園區管理不到位,蓋州市自然資源部門對違法采礦行為未發現、未制止。
督察指出問題后,蓋州市政府成立專案組,營口市、蓋州市自然資源局核實了盜采資源量及涉案價值,蓋州市公安局已刑事立案,并對營口睿仕德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袁某、現場施工負責人趙某等2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
3.黑龍江省綏化市慶安縣山灣富鑫采石廠持續違法采礦問題。
2015年至2024年,綏化市慶安縣山灣富鑫采石廠持續在平安鎮永平村越界開采建筑用輝綠巖,累計開采資源量10.79萬立方米、涉及礦產品價值515.65萬元,涉及非法占用耕地33.35畝。其中,2015年至2023年,涉及違法開采量5.37萬立方米,礦產品價值255.43萬元(慶安縣自然資源局已組織查處,并將相關線索向慶安縣公安局移交移送,慶安縣公安局已接收);但2024年又新發生越界開采建筑用輝綠巖5.42萬立方米,涉及礦產品價值260.22萬元。
慶安縣政府對礦產資源保護監督不到位,對此應負領導責任;慶安縣自然資源局雖然發現并對違法主體越界開采作出處罰和移送,但未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致使違法行為持續發生,對礦山開采監督管理不到位,對此應負監管責任;慶安縣山灣富鑫采石廠長期持續違法越界開采建筑用輝綠巖,屢罰屢犯、屢禁不止,是違法采礦的主體,應負主要責任。
督察指出問題后,慶安縣自然資源局已組織對2024年新發生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慶安縣公安局對相關違法線索已經立案,正在調查處理。
4.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政府違法批準設立取石點開采礦產資源問題。
2018年5月,青田縣政府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在未辦理采礦許可的情況下違法批準在青田縣船寮鎮水井頭村設立取石點開采土石方用于青田水利樞紐工程,取石點位于省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不在建設項目用地范圍內,未編制水土保持方案。2019年4月,青田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取石點預計產生的266.22萬噸土石方向青田縣水利樞紐景觀工程建設指揮部收取664.25萬元礦業權出讓收益。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青田縣水利樞紐景觀工程建設指揮部開采礦產資源129.66萬噸。
青田縣政府違法批準設立取石點開采礦產資源,青田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變相出讓礦業權,青田縣水利局對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監管職責落實不到位。
5.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范崗鎮、青草鎮、新渡鎮政府以新增耕地等名義違法開采砂石。
2022年以來,桐城市范崗鎮、青草鎮、新渡鎮政府為完成桐城市政府向各鄉鎮下達砂石資源收入計劃,在未經有權機關批準的情況下,以新增耕地等項目為名向桐城市砂石土資源管理和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桐城市砂石辦”)申請處置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砂石。經桐城市砂石辦批復同意,上述鄉鎮政府以新增耕地、退林還耕等名義違法開采砂石,并于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委托桐城市桐遠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國有平臺公司)在桐城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對項目所產生的砂石進行公開處置,涉及8個項目、砂石料14萬噸,銷售收益433.8萬元。
桐城市政府分年度向各鄉鎮下達砂石資源收入計劃,明確“未完成年度計劃的,任務缺口市級分成部分將在年終街鎮財政結算時扣除”,推動相關鄉鎮違法開采砂石;桐城市范崗鎮、青草鎮、新渡鎮政府違反礦產資源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虛構項目實施違法采砂行為;桐城市砂石辦對項目審核把關不嚴,違規批準同意處置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砂石;桐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日常監管不到位,未發現上述問題。
6.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政府違規批準毀林開采建筑用石料問題。
2022年9月,宜春市袁州區政府在三陽鎮蕉溪村安置地項目未立項、未辦理采礦許可證和用地審批手續的情況下,以實施項目前期土地平整名義,違規批準袁州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將該項目擬選址所在地部分山體土石料進行拍賣處置,涉及林地面積122.3畝、建筑用石料691.6萬噸。2023年1月,競得人中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9033.1萬元競得,并于2023年5月底進場清理山體表面、修建進山道路。
袁州區政府違規批準毀林采礦,宜春市和袁州區自然資源、林業主管部門未及時制止糾正。
7.河南省輝縣市河南亨通駕駛培訓中心建設項目場地平整過程中違法采礦問題。
2022年輝縣市百泉鎮政府招商引資,引進河南亨通駕駛培訓中心建設項目,并于2022年3月15日在輝縣發改部門立項備案,擬占地面積約485畝,項目選址包含443畝廢棄礦坑和42畝山體,位于輝縣國土空間規劃建設區范圍內。2022年7月16日,輝縣市政府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確定輝縣市國有企業三和砂石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該項目的場地平整實施主體。2022年10月,三和砂石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未取得任何相關用地用礦手續情況下組織進場施工,截至督察時已違法開采建筑石料用灰巖約210萬噸,通過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處置,涉及金額約1800萬元。
輝縣市政府違規推動項目實施,屬地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輝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監管責任履行不到位,在土地衛片執法中上報不實,將該問題認定為實地未變化;輝縣市三和砂石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未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情況下,違法開采礦產資源。
8.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安縣對泗頂鎮寶山長期存在的違法采礦行為監管不力問題。
融安縣泗頂鎮泗頂村寶山(地名)長期存在違法露天盜采石灰巖礦問題,特別是2019年以來開采面積持續擴大,造成植被破壞、山體破損,涉及面積189畝,違法開采礦石約50萬噸。融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發現的3次盜采行為僅進行了制止和驅離,均未查處。截至2024年5月督察實地核查時,現場仍有采礦設備、開采出的礦石。
融安縣政府、泗頂鎮政府及自然資源、林業等相關部門落實礦產資源保護責任不到位,對違法采礦問題監管不力,導致違法采礦問題持續存在;融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執法不嚴、制止查處不力,未有效制止違法采礦行為。
9.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錦源鈣業有限公司連續6次以排危為名違法開采灰巖礦問題。
廣元市旺蒼縣錦源鈣業有限公司于2014年2月、2017年10月、2019年8月、2020年9月、2021年7月、2022年12月先后6次提交排危申請,均獲得旺蒼縣政府、縣自然資源局、應急管理局及嘉川鎮政府等批準排危。國土調查云影像顯示,該公司自2014年2月至今,在嘉川鎮小松村以排危為名持續違法開采灰巖礦,礦權界外開采面積已擴大至90余畝。每次排危后旺蒼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均未組織核查和驗收,違法開采量約24萬噸。2017年6月至2022年10月,縣自然資源部門先后三次對排危中的違法開采行為進行查處,但每次查處后繼續違法開采。
廣元市旺蒼縣錦源鈣業有限公司以排危為名持續違法采礦過程中,旺蒼縣、嘉川鎮兩級政府對排危申請事項審查把關不嚴,對排危方案未組織審查論證,排危后也未組織核查驗收,審查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縣應急管理局監管缺位;縣自然資源局應移交未移交,監管職責履行不到位。
督察組指出問題后,廣元市政府組織實施整改。
10.陜西省韓城市西莊鎮西王村石廠違法采礦問題。
2019年以來,西王村石廠及其關聯企業等在采礦權(2016年到期)原采區及周邊持續非法開采石料6219噸,涉及采區面積約208.38畝;并違法占地64.77畝新建碎石車間、沉淀池、洗沙池等設施。2019年5月至2023年12月,韓城市自然資源局先后4次對非法采礦行為作出行政處罰,2次對違法占地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共沒收違法所得9.21萬元、罰款63.61萬元、責令退還違法占用土地、拆除37.19畝土地上新建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沒收0.82畝土地上新建建筑物和相關設施。2022年3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曾指出,第一輪督察及“回頭看”指出的西王村石廠礦山恢復治理問題整改不到位,整改質量不高。2024年5月國家自然資源督察現場核查發現,該礦山生態修復進展緩慢,罰款、拆除和沒收建筑物的行政處罰決定未全部執行到位,違法開采行為仍在繼續,違法建設的廠房仍在使用。
韓城市黨委、政府落實生態環保督察意見不力,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持續違法開采、破壞生態問題。韓城市政府、西莊鎮政府、韓城市自然資源局以罰代管、只罰不管,未采取針對性有效措施堅決遏制違法行為。西王村石廠及其關聯企業等拒不履行自然資源部門行政處罰決定,違法開采、違法占地行為屢查屢犯。
11.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人民政府違規決策,相關部門以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為名變相批準9家企業違法采礦問題。
2022年甘肅省第二輪環保督察指出露天砂石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不到位問題后,經隴南市武都區人民政府2022年12月20日政府常務會議決策同意,隴南市自然資源局武都分局于2022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間,以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為名違規變相批準武都區蒲池鄉雙林采石場等9家企業到期采礦權延續,允許動用建筑石料用灰巖礦192.46萬噸,與9家企業采礦權剩余資源量228.09萬噸基本相當。9家企業按照隴南市自然資源局武都分局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共繳納礦產資源收益109.77萬元。督察組抽查發現,截至2024年5月,雙林采石廠礦山未開展治理工作,卻已對外銷售5.22萬噸建筑石料用灰巖;板橋溝采石廠礦山治理期限已過半,但治理進度不足20%,卻已對外銷售礦產品16.23萬噸。隴南市武都區人民政府違規決策,隴南市自然資源局武都分局違規審批。
八、違法違規用海破壞生態問題(3個)
濱海濕地是珍貴的濕地資源,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顒?,有利于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改善海洋生態環境,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秶鴦赵宏P于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通知》(國發〔2018〕24號)要求嚴控新增圍填海造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強濱海濕地保護,明確各沿海?。ㄗ灾螀^、直轄市)是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責任主體,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第一責任人。督察發現,國發〔2018〕24號文件印發后,一些地方政府落實嚴格管控新增圍填海、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主體責任不到位,新增違法違規填海、違法違規用海侵占生態保護紅線、破壞紅樹林和自然岸線等問題仍時有發生,對濱海濕地、海洋生態造成破壞。
1.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違法違規填海建設廠房問題。
莆田市秀嶼區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未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權的情況下,于2023年8月至10月期間在莆田市秀嶼區東嶠鎮鐵爐村附近海域違法違規填海3.09畝,建設鋼筋加工廠房一座用于G228國道建設時所需鋼筋的加工。截至2024年督察時,該項目違法狀態持續存在,違法行為未被立案查處。
莆田市秀嶼區人民政府及秀嶼區自然資源局、秀嶼區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圍填海管控責任落實不到位,未及時發現制止上述違法行為。
督察指出問題后,莆田市秀嶼區自然資源局組織開展了整改,已拆除部分廠房,并將該案件移交秀嶼區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
2.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湖光鎮金興村村民清理重建養殖池塘破壞紅樹林問題。
2022年6月,湛江市麻章區湖光鎮金興村村民在養殖池塘清理重建過程中,損毀塘內紅樹林,涉及“三調”紅樹林圖斑面積34.22畝,全部位于2017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復的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和2022年廣東省“三區三線”劃定成果中的生態保護紅線內,其中4.39畝位于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3年1月至3月期間,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督促當事人進行紅樹林異地補種,面積7.02畝。截至2024年督察時,受損的紅樹林尚未完全修復到位,也未依法對破壞紅樹林行為實施處罰。
湛江市、麻章區政府落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紅樹林保護的主體責任不到位。湛江市、麻章區林業主管部門落實森林資源保護監管責任不到位,未依法查處破壞紅樹林資源行為。保護區管理機構落實日常監管責任不到位,未有效保護自然保護區內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湛江市、麻章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落實養殖活動監管責任不到位,未有效落實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的功能定位和相關管制措施。湛江市、麻章區自然資源(海洋)主管部門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和紅樹林保護監管責任不到位,未有效監督實施生態紅線剛性約束作用,未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紅樹林。
3.海南省文昌市石壁河河道整治工程違法違規用海侵占生態保護紅線,破壞自然岸線問題。
2018年11月,海南省水務廳作出《關于文昌市石壁河河道整治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的批復》(瓊水規計〔2018〕514號),同意文昌市開展石壁河河道整治。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文昌市水務局在文昌市石壁河河道整治工程建設過程中,未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權,非法占用海域10.03畝實施道路、船舶??奎c和人工護岸等建設,用海方式為非透水構筑物,并形成事實圍海,全部位于2018年海南省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馮家灣重要砂質岸線及鄰近海域和2022年海南?。ū緧u)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馮家灣重要灘涂及淺海內,違法占用自然岸線1060.5米。督察指出問題后,文昌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對該違法行為立案調查,文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督促用海單位開展用海手續和岸線修復等前期工作。
文昌市人民政府落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自然岸線保護和管控的主體責任不到位。文昌市水務局非法占用海域實施構筑物用海,侵占生態保護紅線、破壞自然岸線。文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文昌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落實監管和執法責任不到位,未及時發現、制止和查處侵占生態保護紅線違法違規用海行為,未對破壞自然岸線行為進行有效監管、及時組織修復。
九、整改不力及弄虛作假問題(4個)


地方政府對本地區規范自然資源管理和整改督察指出問題負有主體責任,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具體監管責任?!锻恋毓芾矸▽嵤l例》明確規定,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可以向被督察的地方人民政府下達督察意見書,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認真組織整改,并及時報告整改情況。督察發現,部分市縣政府對督察指出問題整改責任不落實,未積極采取措施依法依規組織整改,有的甚至持續主導推動違法用地,有的對整改結果審核把關不嚴,未發現虛假整改問題;有的地方市縣政府落實永久基本農田補劃責任不到位,相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核把關不嚴,對永久基本農田補劃弄虛作假行為監管不到位。


1.遼寧省大石橋市青山谷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違法違規占地督而不改,大石橋市政府落實督察整改責任不到位。
2020年7月起,青山谷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未經批準違法違規占用三道嶺水庫土地建設青山谷生態研學旅游度假區。2022年7月,大石橋市行政審批局對該項目備案。2023年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指出該項目違法占用耕地2.43畝實施“非農化”建設問題后,大石橋市政府未落實整改方案要求,按照《營口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等文件持續推進該項目。大石橋市自然資源部門因項目占地在三道嶺水庫控制線管理范圍內,將問題移交大石橋市水利部門,兩部門均未制止查處,導致該項目在違法狀態未消除的情況下持續建設并經營。2024年督察發現,該項目違法占用耕地28.72畝,已建成露營基地、小木屋、硬化道路、綠化景觀等設施。
大石橋市政府落實督察整改責任不到位,督察指出問題后,未積極采取措施消除違法狀態。市自然資源、水利等主管部門履行監管職責不到位,對違法違規問題發現不及時、制止查處不力。
2.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興賓區在廣西桂中治旱樂灘水庫引水灌區二期工程項目占用永久基本農田補劃中弄虛作假。
2021年11月,廣西連翔土地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在負責開展廣西桂中治旱樂灘水庫引水灌區二期工程項目占用永久基本農田補劃舉證核實工作中,弄虛作假將4個實地種植桉樹的28.18畝非耕地地塊作為該項目補劃的永久基本農田,在提交編制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方案舉證材料時,用種植水稻、甘蔗等農作物的其他地塊照片掩蓋實地種植桉樹的事實。2022年12月,該補劃方案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審查。2024年5月督察實地核查時,上述4個地塊實地種植桉樹,樹齡超過4年。
興賓區政府補劃永久基本農田責任落實不到位,未按規定補充劃入數量和質量相當的永久基本農田;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興賓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未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補劃工作職責要求,在項目審查過程中層層把關不嚴,未及時發現和糾正作業單位弄虛作假問題。
3.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玉州區、北流市在玉林市龍云灌區工程項目占用永久基本農田補劃中弄虛作假
2023年7月,玉林市自然資源規劃測繪信息院在負責開展玉林市龍云灌區工程項目永久基本農田補劃舉證核實工作中,弄虛作假將4個實地為園地、林地等非耕地地塊(玉州區3個地塊、北流市1個地塊)作為該項目補劃的永久基本農田,在提交編制永久基本農田補劃方案舉證材料時,用種植水稻的其他地塊照片掩蓋實地為非耕地的事實。2023年8月,該補劃方案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審查。2024年5月督察實地核查時,上述4個地塊中有20.12畝為非耕地。
玉州區、北流市政府補劃永久基本農田責任落實不到位,未按規定補充劃入數量和質量相當的永久基本農田;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及玉州區、北流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未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補劃工作職責要求,在項目審查過程中層層把關不嚴,未及時發現和糾正作業單位弄虛作假問題。


4.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對督察指出問題整改審核把關不嚴。


2022年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指出黃岡市英山縣湖北華雄石業有限公司未經批準擅自占用英山縣南河鎮關口村耕地6.45畝(永久基本農田6.37畝)堆放石坯和制成的石材,其中硬化地面2.30畝問題。2023年6月,湖北華雄石業有限公司在硬化地面上直接覆土,虛假整改。2023年7月,白蓮河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示范區管理委員會、南河鎮政府對該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核查驗收,向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報告已整改到位。2024年4月,督察發現該項目虛假整改。
英山縣政府落實整改主體責任不到位,對整改情況審核復核把關不嚴,未發現虛假整改問題。白蓮河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示范區管理委員會、南河鎮政府在對整改情況進行核查驗收時,未核實硬化地面拆除情況即上報整改到位。
督察指出問題后,英山縣政府組織拆除了硬化地面并復墾,相關問題線索已移交英山縣紀委監委。
以上通報的80個違法違規重大典型問題,反映出有關地方市縣黨委政府耕地保護、生態保護主體責任履行不到位,地方相關部門監管責任、共同責任不落實,監管不力、執法不嚴。各地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嚴格耕地保護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堅定不移守住耕地保護和生態保護紅線、法律和政策底線。一要深刻汲取教訓,依法加快問題查處整改,確保對人對事整改查處到位,整改查處要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嚴防簡單化、“一刀切”。二要進一步落實地方黨委政府生態保護和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及部門監管責任、共同責任,健全完善常態長效監管機制。三要落實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以“長牙齒”硬措施及時查處整改自然資源領域違法違規問題,加強全鏈條監管,守牢底線紅線,以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將持續跟蹤督促通報問題的整改,對邊改邊犯、拖延整改或整改不實、弄虛作假應付整改的,將按照與紀檢監察監督貫通協調工作機制要求移交移送。




來源:自然資源部

免責聲明 |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江市| 宁阳县| 安多县| 莱西市| 榆树市| 嘉善县| 兰坪| 曲阜市| 灵丘县| 石首市| 修文县| 邳州市| 法库县| 封开县| 武安市| 重庆市| 奉新县| 陕西省| 礼泉县| 蕉岭县| 二手房| 来宾市| 麦盖提县| 依兰县| 巴南区| 台东市| 宜兴市| 赣榆县| 湘潭县| 思茅市| 微博| 三门县| 正阳县| 攀枝花市| 会东县| 通山县| 仁寿县| 嘉黎县| 永平县| 长葛市| 金乡县|